登录 | 注册 | English
      热烈祝贺: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高端论坛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产业地图首发式于4月15日(校庆日)隆重举行!        国家标准委等部门最新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碳达峰碳中和中外标准数据库》即将上线!
2024 年 4 月
19
星期五
   
  
  
·多语言频道即将开通!
当前位置:首页 - > 标准动态 -> 会议通讯
引导产业升级 高油酸花生油标准制修订研讨会举办
时间:2017/11/7 10:30:17 作者:记者 苑菲菲 浏览次数:21510 文章来源:大众网烟台频道

  《高油酸花生油》标准制修订研讨会在莱阳举办

  会议对《高油酸花生油》标准的制订进行研讨

  大众网烟台11月6日讯:从压榨花生油标准的修订,到高油酸花生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15年来,鲁花见证和引领了我国食用油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转型升级。

  11月4日,我国油脂行业的一场盛会在“中国花生油之乡”山东莱阳召开。会议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分技术委员会主办,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国家有关部门领导、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及油脂生产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对《高油酸花生油》标准的制订进行研讨。

  花生一直是我国的主要油脂原料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花生及其相关产品营养健康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高油酸花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专家介绍,油酸是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血液中有害胆固醇同时保留有益胆固醇,而且还有降血脂、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等作用。真正的高油酸花生品种,油酸含量都高达75%以上,抗氧化性、耐储性更好,可保存2—3年。由高油酸花生制作而成的花生油及花生制品,可以延长保质期和货架期。对消费者来说,家里存上几瓶高油酸食用油,也省去了隔三差五频繁买油的烦恼。

  众所周知,行业标准的制订,意味着一个行业的规范和成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业内专家认为,今后高油酸花生面积和总产将进一步增加,呈取代普通花生之势。这也意味着我国花生的第六次更新换代悄然拉开序幕。随着高油酸花生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油酸”已成为目前食用油产品消费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高油酸花生油》的标准制订工作因此被提上日程。

  作为我国花生油第一品牌,鲁花见证和引领了我国食用油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转型升级。早在2002年,全国30多位油脂行业的权威专家就来到鲁花,对鲁花“5S物理压榨工艺”和产品质量标准进行了认真探讨研究,并参照鲁花的执行标准,对国家压榨花生油标准进行了修订,从而引发了中国食用油的“二次革命”。2016年6月,鲁花又被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授予花生油系列国家标准制修订基地和葵花籽油系列国家标准制修订基地。

  为了能让国内消费者吃上油酸含量高的花生油,2013年以来,鲁花就参与研发了一系列高油酸含量高、适合国内不同地区种植的花生新品种,并志在成为我国高油酸花生的推动者。目前,鲁花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已发展3万多亩,并计划在2—3年时间内发展基地1000万亩,促进我国高油酸花生良种的更新换代。在此基础上,鲁花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了油酸含量高于75%的高油酸花生油,对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增强我国食用油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专家表示,高油酸花生油标准的制订,不仅能够为企业指明调整产品结构的方向,推动产业上游搞好良种良法配套、高油酸花生基地建设,推动全产业链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是可以确保我国花生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是未来我国应对进口冲击、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所在。高油酸花生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意义也十分明显。高油酸花生每亩比普通花生能多给农民带来300—600元的收益,而且花生是国际公认的半干旱作物,比较耐瘠薄和干旱,对土壤和水份等条件要求低。我国大量瘠薄的山岭沙化土地一旦得到有效利用,便可迅速变废为宝,成为解决我国油脂短缺的大油田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新的增长点。

  本次会议,专家们还对《食用植物调和油》的标准进行了研讨。

 



  国家标准频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文章注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的,版权均属于国家标准频道(本网站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与本网站签署相关授权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家标准频道”。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站注明 “来源:XXX(非国家标准频道)”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service@chinag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