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English
      热烈祝贺: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高端论坛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产业地图首发式于4月15日(校庆日)隆重举行!        国家标准委等部门最新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碳达峰碳中和中外标准数据库》即将上线!
2024 年 3 月
28
星期四
   
  
  
·多语言频道即将开通!
当前位置:首页 - > 热点新闻 -> 国内新闻
中金:去杠杆促使银行回归标准化配置 金融条件收紧
时间:2018/2/13 8:44:47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546 文章来源:同花顺



  2018年1月M2同比增速从2017年12月的8.2%上升至8.6%。今年春节落在2月中旬、去年在1月底,而M2往往在节前上升,造成略为不利的季节性因素。虽然如此,1月M2同比增速仍高于市场预期的8.2%(图表1)。M2增速上升主要是由今年1月贷款增速强劲、派生存款上升所驱动。另一方面,今年1月财政存款增加9,809亿元,较2017年1月同比多增5,685亿元,拖累M2增速约0.4个百分点。经季节性调整后,今年1月M2月环比(非年化)增速从2017年12月的0.3%升至1.2%。同时,2018年1月M1同比增速从2017年12月的11.8%上升至15%,而M1季调月环比增速从2017年12月的-0.1%升至2018年1月的0.4%。

  2018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跳升至2.9万亿元,但年同比上升主要是受“非标”资产“回表”所提振。今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明显高于2017年1月的2.03万亿元,推动2018年1月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从2017年12月的12.7%回升至13.2%。从新增贷款分项来看,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下降,而新增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同比多增6,000亿元以上。具体看,2018年1月新增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从2017年1月的6,293亿元降至5,910亿元,而2018年1月新增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中长期贷款也从2017年1月的1.52万亿元降至1.33万亿元。

  2018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6万亿元,其中“非标准化”资产的份额明显下降(图表2)。因此,虽然贷款增速上升,但1月社融增量要明显低于2017年1月的3.7万亿元。从社融分项来看,受监管收紧的影响,今年1月新增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以及银行未贴现承兑汇票均同比大幅下降。具体看,此三项“非标”资产新增融资合计同比下降1.12万亿元,主要是由于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监管收紧措施,包括近期银监会关于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融资的指引等,限制了相关资产的扩张。同时,银行贷款之外的“标准化资产”,如企业债净融资,同比明显上升——今年1月企业债净融资增加1,194亿元,而一年前下降510亿元。

  尽管春节日期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量”指标的同比“可比性”,但我们观察到,虽然银行间流动性边际上缓解,金融条件似有所收紧,可能部分反映了“非标准化”的信贷需求在监管收紧的环境下受限。具体看——

  2018年1月调整后的社融同比增速从2017年12月的13.6%放缓至12.9%(调整后的社融 = 社融 + 政府债券;图表1):经季节性调整后,2018年1月调整后的社融月环比年化增速则从2017年12月的8.7%小幅回升至9.1%。

  据我们估算,1月“准M2” 同比增速也可能走弱。如果假设央行外汇占款环比不变,我们估计,2018年1月“准M2”同比增速可能从2017年12月的11.7%降至11.0%左右。

  1月货币市场利率小幅下行(图表3):1月银行间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分别小幅下降13、23个基点至2.78%、2.88%。

  今年监管收紧,具体到对非标资产的一些限制早于我们的预期,而这些变化可能同时抑制了1月新增社融的部分需求及供给。所以,虽然银行间流动性边际改善,但金融条件环比收紧。1月货币及信贷数据显示了对非标资产监管收紧的影响——表外资产增速大幅下降、“回表”,而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等“标准化资产”净发行明显上升。虽然我们预计中期内非标资产将继续转向贷款、债券和股票融资等“标准化”渠道,但1月新增社融结构急剧变化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非标资产增量的快速下降可能在局部加大地方政府项目、中间商以及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



  国家标准频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文章注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的,版权均属于国家标准频道(本网站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与本网站签署相关授权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家标准频道”。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站注明 “来源:XXX(非国家标准频道)”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service@chinag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