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English
      热烈祝贺: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高端论坛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产业地图首发式于4月15日(校庆日)隆重举行!        国家标准委等部门最新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碳达峰碳中和中外标准数据库》即将上线!
2024 年 4 月
26
星期五
   
  
  
·多语言频道即将开通!
当前位置:首页 - > 热点新闻 -> 地方新闻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加快转型升级 建设幸福广东
时间:2011/12/12 14:52:08 作者:王 楚 邓 圩 浏览次数:2585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这是广东最好的季节。

    北国已是万里雪飘,千里冰封;岭南大地依然斐绿叠丹,一片生机。

    广东,转型升级进入佳境。GDP将跨越5万亿元,人均GDP达到5万元。“好”字当头,“好”中求“快”。老百姓的“幸福广东”是最重要的注脚。

    今年前10个月,单位能耗再下降3.13%和5.07%。广东单位GDP能耗全国第二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全国第一低。

    高度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广东,交上“十二五”开局第一份成绩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说:“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是一个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有机整体。转型升级是手段,幸福广东是目的,二者统一于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

    怎样发展?为谁发展?广东——为全国破解战略性难题再探新路。

    “双转移”提速转型升级,为科学发展再探新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广东怎样落子布局?

      早着先鞭,率先转型,坚定转型。

    “今天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要被产业结构所调整。”2008年早春,一场向传统发展模式开刀的大谋划已箭在弦上。

    珠三角“腾笼换鸟”,粤东西北“筑巢引凤”。

    “土地告急、资源短缺、人口超负、环境透支、区域失衡”,30多年传统发展模式走到极致。计熟事定,一个重大决策——“双转移”稳步推出。

    两个“转”字,盘活全局。珠三角产业转移转型,腾出发展空间;粤东西北整合资源,与珠三角进行产业链接。财政投入免费培训,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把经济发展与人民增收,转变方式与区域协调联接。

    一时间,广东到处都上演着“舍”与“得”、“进”与“退”的故事。

    关停转移大批陶瓷企业,陶瓷重镇佛山“逼”出了一大批品牌:“今后不仅卖陶瓷,还要把艺术、现代生活和科技一起卖出去”。

    粤东,人口仅50万的和平县与深圳合作,建成集聚钟表产业的转移工业园,就近解决了3万人就业。

    粤北,“重污染的企业我们不要,无效益的企业我们不要,耗资源的企业我们不要。”南雄市通过与东莞    “对接”,聚集近百家精细化工及配套企业。

    正当举省加快转型升级,恰遇罕见的国际金融风暴冲击。

    广东认识到:传统发展模式之“危”,乃是科学发展模式之“机”。

    “不救落后生产力”一度导致外界广泛批评,“腾笼换鸟”也曾引发诸多担忧。面对争议不回避,广东闻“机”起舞。

    “双转移”、“双提升”,“三促进一保持”,勾勒出广东转变发展方式的清晰路径——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3年425亿元财政投入筑“巢”,粤东西北地区建起产业转移工业园,形成产业集聚。3年7000亿元投资涌入,35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产值、税收连年翻番,累计创造产值逾5000亿元,税收逾24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座中等城市!

    了不起的是,“双转移”撬动——不断拉大的珠三角与东西北地区之间区域差异系数,使之终于出现历史性的拐点:从2007年的0.721降至2010年的0.633。补上了广东科学发展的突出“短板”。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透露,危机中推动转型升级,广东曾做好牺牲速度以提高质量的准备。但实施中却惊喜地发现,经济发展速度仍保持较快增长,而且效益更好。

    珠三角九市企业数量年均增长7.9%。转出近6000家企业后,引进来的1.87万多家企业中,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占了55%。经济结构悄然发生深刻变化。3年来,现代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占GDP比重年均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

    “双转移”成功“腾笼换鸟”,“双提升”战略瞄准“扩笼壮鸟”: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现在,在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亚军的基础上,广东技术自给率从53.9%上升到65%;23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共性技术实现产业化,产值超过700亿元。加工贸易额占全国比重近40%的广东,今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首次超过全国水平。

    “广东制造”脱胎换骨,“广东创造”风头正劲。

    “广东造”汽车、飞机、船舶、轨道机车、核电设备、风电装备陆续亮相,初步形成装备制造“海陆空”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几个“全国首位”力挺“广东创造”——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和驰名商标总数居全国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专利授权量占全国1/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无法回避的“硬仗”。今天,广东从“拼汗水”、“拼体力”到“拼知识”、“拼智慧”,从生产到创意,从制造到创造,从贴牌到品牌,再次一马当先,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践行科学发展观中,敢为人先,正奋力“闯出一条新路”。

    转型升级扎实推进,调整党委政府政绩考核“指挥棒”是关键

    今天,富裕的广东能否坚持“爱拼才会赢”,事关转变方式是否坚决,科学发展是否坚定。

    突破,从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和机制阻碍入手。

    与“双转移”政策如影随形,调研数月、十易其稿的“广东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及考核办法”于2008年6月推出。

    这根“指挥棒”打破GDP崇拜,突出科学发展的主题主线。经济发展指标首次仅占30%的权重,4类42个指标,考的是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在全国率先调整政绩考核“指挥棒”,目的显而易见:为转型升级“撑腰”。

    广东的坚定决心令人振奋:“让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上,不会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

    偏远山区市梅州,人口多、通车晚、总体发展慢……但2010年的“成绩单”上,梅州位居全省第四,进步最快。市委书记李嘉说:“梅州好山好水,有制度优势催生动力,被‘逼着’自觉不自觉地转变发展方式。”

    事实上,2009年新指标首次大考,梅州市曾因只重GDP,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明显退步,综合排名落后。经“指挥棒”点醒,梅州“牺牲”了部分电力、建材、煤矿等产业,“舍弃”14.5%的GDP和13.5%的地方财政,全力推动绿色经济成长。

    “指挥棒”的一大亮点是实行分类分区考核,帮助地方找准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全省21个市,按照GDP、常住人口、土地面积的综合比重等划分为生态发展区、都市发展区、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四个区域。

    2011年的成绩单上,连续3年排名全省第一的深圳市,得分超过90分,光是“自主创新指数”就超出全省平均分21.25分;而个别市GDP增速虽高居全省前列,但由于社会、民生类指标未能同步增长,排名落后……

    考核向各地传递压力,提供动力,形成了促进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考核末三名要被省委诫勉谈话,理思路找问题。“地方科学发展落后,一把手就要挪位置”——“指挥棒”有用,因为“动真格”。

    3年成绩一比较,名次虽有高下,但整体评分年年提高,差距缩小,头年得分下降的市,次年由降转升……呈现你追我赶、交替领先、各领风骚的工作格局,科学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改革创新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为转型升级扫清道路

    转方式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破制约,解难题。没有体制的突破,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广东的转型首先是政府的转型。”2008年初,全省转型升级的紧凑鼓点中,广东省委决策人的观点掷地有声。

    改革无定规,创新无定式。目的就是围绕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率先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该放权的放权,该松绑的松绑,鼓励先行先试、啃硬骨头。2009年7月,深圳大部制改革率先出台——政府机构精简近半,人们震惊。一个月后,顺德机构改革方案让人直呼“石破天惊”!3天砍掉2/3的党政机构。接着,广州、佛山、珠海、江门、东莞等地陆续公布方案。

    砍掉内耗,砍出效率。一夜之间,部门没了——数量的减少仅是表象;实际上是事权整合与平移。行政审批权下放,环节少了,效率高了,改出良好的发展环境。

    由上而下破解行政壁垒,是以经济转型倒逼行政体制改革。

    改革如疾风骤雨般推进着,释放体制机制活力。

    进一步向社会放权,真正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行政改革将目标拓展到了县、镇一级,新一轮“简政放权”拉开序幕。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第一、二批扩权事项达311项,按照规划扩权范围将继续增大。

    有人把改革创新比作广东人的DNA。改革创新,为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方位蓄力,成为广东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命脉和灵魂。

    刚刚成立的广东省社工委,4位省领导出任主任和副主任的“超级机构”,释放出足够信息:社会建设体系受到高度重视,全面启动时间在即。

    10月13日,社工委向公众解读《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施意见》等七大配套文件,这些文件与《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一起,形成新时期广东加强社会建设政策体系。

    改革创新在探索,新机制渐行很给力。11月22日,广东深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汕头召开。“如果不在提升体制机制‘软实力’上狠下功夫,发展‘硬实力’的提升将难以持久。”“改革出生产力,创新提升软实力”,振聋发聩,令人惊醒。

    转型升级为幸福广东开路,民生福祉成政府主业

    转型升级是手段,幸福广东是目的。

    GDP跨越5万亿元,人均GDP达5万元。有财力,才能办事。

    2007年至今,1.2792万亿元民生财政投入,占全省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上升8.8个百分点。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惠。

    31万套保障房如期开工建设,房价渐归平稳;空气清新,鱼儿游回了珠江;寒门子弟圆了大学梦,农民拿到的养老金高了;一个让老百姓体面、尊严生活的社会环境正在建设……今年前10个月,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占比62.2%。全省6533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加上农村新农合参合人数,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转型升级、幸福广东”,成为广东“十二五”规划的核心任务。

    省委书记汪洋以蛋糕形象比喻了二者的关系,“没有加快转型升级,蛋糕就做不大、做不好;但如果没有建设幸福广东,你的蛋糕就分不好,或者吃蛋糕的环境就不够好。”

    10月11日,广东公布全国第一个省级幸福指标体系——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目的是让“幸福”成为一种整体的趋势,让争取幸福、创造幸福成为社会的主流风气。

    让幸福敲百姓的门,幸福感从人人感觉到的事情做起,“十件民生实事”成为政府“主业”。各级政府每年向社会郑重承诺“十件民生实事”,从省到地方分头做“事”,“共性”突出:就业和收入、教育和文化、医疗和健康、社保和住房,要幸福,一个都不能少。

    “先富帮后富”,广东扶贫开发进入“快车道”。

    广东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朱小丹向记者说:“扶贫济困,是系统工程、社会工程、民生工程、爱心工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政府统计显示,2009年,全省5000多个单位“上山下乡”,担当扶贫“尖兵”。全省500人以上自然村已全部实现通路、通电、通邮、通讯、通电视;仅去年,全省108万农民家门口转移就业,85%的贫困户、86%的贫困人口、96%的贫困村实现脱贫;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4.8万元。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惠州人享受着丰富的“文化大餐”:白领们纷纷驾车去奥体中心看演唱会,更多的市民、外来工在城市广场欣赏免费的歌舞表演。歌声与笑脸,让这座城市透着一种和谐、一种幸福。幸福的建设就在群众身边,5年投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超过100亿元,惠州形成了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

    今后5年,广东全省财政投入文化建设资金250亿元以上。17万平方公里的岭南大地迈开步伐,“文化广东”与“经济广东”齐飞,成为“幸福广东”的双翼。一个和谐文明的、民主法治的、共建共享的、绿色低碳的幸福广东正成为人民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感受。

 



  国家标准频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文章注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的,版权均属于国家标准频道(本网站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与本网站签署相关授权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家标准频道”。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站注明 “来源:XXX(非国家标准频道)”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service@chinag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