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English
      热烈祝贺: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高端论坛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产业地图首发式于4月15日(校庆日)隆重举行!        国家标准委等部门最新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碳达峰碳中和中外标准数据库》即将上线!
2024 年 4 月
29
星期一
   
  
  
·多语言频道即将开通!
当前位置:首页 - > 标准案例
设置技术壁垒 滥用知识产权——警惕外资霸权
时间:2008/5/30 10:00:22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2514 文章来源:《时代潮》

  这几天,上海汽车展进行得如火如荼,车展吸引了全世界几乎所有大车商的注意力,纷纷屯积重兵于上海滩。人们注意到了这样一个趋向: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舆论导向,有关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的话题被提到了重要高度,对吉利、奇瑞等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明确地指出:以自主开发为主是使中国汽车工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惟一路径。

  “跨国公司的涌入,一方面会产生技术上的‘溢出效应’,对中国相关行业的企业产生积极的推动,同时在企业管理、市场拓展上也会对国内企业产生示范效应”,这是许多人对跨国企业的美好期待。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历史上,引进外资确实对技术进步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但可以说,中国汽车十几年的“合资路”让中国人有颇多感慨:中国汽车合资二十年,竟一款车也开发不出来,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梦离我们似乎越来越远。相反,翻查近年来,一些跨国企业的所作所为,我们会发现,为了确保自己的高额利润,外资在某些领域里对中国企业而言可谓是“劣行累累”,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市场方面,他们始终都保持着对本土企业的打压态势。以至有人愤然指出: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有“原罪”这一说法,虽然说有些偏激,但如果深入到各个经济领域里,我们会发现,一些跨国企业抑制中国本土企业的意图非常明显。

  封杀WAPI

  2月23日,当中国代表团选择退出会议时,曾充满期待的法兰克福转眼间成了中国国家标准代表团的伤心之地。

  WAPI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技术标准,技术突破了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是我国科技创新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标志性事件,它的提出预示着中国在标准问题上盲从国外标准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这次中国本土的技术标准尝试,从一开始就遭到了跨国企业多层面联合封杀。而这封杀大戏背后的导演就是长期把持着技术标准话语权的跨国企业。由于WAPI触动了以英特尔为首的某些垄断性跨国公司的利益,因此他们为了竭力维护在中国的垄断利润,调动所有力量全力狙击WAPI。

  翻开WAPI冲击国际标准化的路程,从2004年7月26日,中国向JTC1和SC6提交WAPI提案到JTC1秘书处单方面撤销中国提案再到梦断法兰克福,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满路的艰难和满脸的泪水。

  而在WAPI一次次受阻时,我们看到的是以英特尔为代表的国际利益组织不遗余力地打压、封杀。一方面,美国政府通过频繁的高层互访、商务会谈等多种方式高举高打,对WAPI政策层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在非政府层面,代表美国利益的各方势力也通过各种协会和企业行为,步步打压WAPI的生存空间。

  去年3月份,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商务部长埃文斯和贸易代表佐立克专门针对这一问题联合致函,敦促我国取消限制非WAPI标准无线产品的进口规定。随后,美国副总统切尼去年4月份到访中国时,也提到了这一问题。

  去年4月21日,中美商贸联委会第15次会议后,中国宣布,将延长WAPI标准的强制实施日期。

  当本计划2004年6月1日起强制实行WAPI标准无限期延迟推行。英特尔加强了对“迅驰”技术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并不断推出新产品,迅速占领了主要市场份额;Broadcom公司也抓紧向中国销售其无线产品。而受到政策变动影响,WAPI标准的主要起草者西电捷通通信公司在2004年业绩非常不理想,“公司亏损严重,几乎濒临危险边缘。主要原因就在于投入在WAPI研发上的大量投资无法收回。”与西电捷通遭遇同样命运的企业还包括六合万通、中电华大等国内技术型企业。

  2月23日,当法兰克福铁幕降临时,有人获得一份详细解读了美国针对WAPI的封杀行动的报告,并认为这些行为具备计划性和战略性。而且该报告尤其强调了美国利益团体“在中国建立一个拥有更加广泛组织的合作关系”的策略。

  设置技术壁垒

  2005年年初,四川德先科技公司向上海法院起诉,状告日本索尼公司在其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的电池上附加智能密匙识别系统,使其他品牌电池在未解码情况下,无法应用到索尼相关产品上,为了破译索尼智能密钥识别系统,德先投入了高额费用,这使得每一块电池成本增加40~50元,而这部分费用将直接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据德先公司技术主管介绍,索尼锂电池的价位在1100元左右,而德先同型号产品约为300元。目前,索尼数码摄像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60%~70%,数码相机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0%。他认为,“从行业技术推断,每一块索尼电池的成本只有200多元,2002~2003年,索尼数码摄像机和数码照相机在国内的销量约为55.4万台,估计索尼这两年赚取的垄断利润至少有4.4亿元。”

  小小一块电池展现了的实际上只是索尼技术壁垒的小小一角,但却是全球跨国企业设置技术壁垒以赢得自己垄断利润的一个缩影。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减少国际市场份额、失去贸易机会、退出市场、损害企业信誉等不利影响,并使国外消费者对我国部分产品信心下降,给我国出口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据了解,欧盟、美国、日本的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占总损失的95%。

  2004年,跨国公司技术图谋的一个很明显的标志是进一步加快了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步伐。但跨国公司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技术研发投入的同时,对中国本土制定的技术标准正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越来越大的抑制力量。

  事实上,技术是跨国公司最显著的优势。目前跨国公司垄断了世界上70%的技术转让与80%的新技术、新工艺。

  从1999年开始,跨国公司就开始加快了在中国内地的专利申请。2004年,中国市场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中,外商投资企业约占一半,申请的专利数约占高新技术产业申请专利数的2/3。跨国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已经包括核心技术和应用技术领域各个领域。

  有专家早就对此忧心忡忡:跨国公司在中国内地的专利布局基本完成,进一步可能就是对中国企业采取技术方面的限制性竞争手段,利用早已布下的专利权攫取生产企业大部分的利润。

  滥用知识产权

  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着走出低成本、低附加值的发展路径,中国企业已经迎头撞上了知识产权的壁垒,中国企业或者准备打官司,或者交纳高额专利使用费,很多没有预见到的困扰也正在知识产权的概念掩护下,像徐徐垂下的铁幕一样挤压着很多中国企业的上升空间。

  最典型的就是“思科诉华为”案。案件的主体之——华为是国内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在行业内被称为是中国民族企业的旗帜;另一家是纵横网络界的跨国公司——思科,被称为路由器市场的霸主。

  华为是国内研发费用投入比例最多、技术队伍世界一流、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研发水平首屈一指的企业。然而,当我国技术力量最强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竟然被知识产权权利大国当头一棒,被诉侵权。虽然说最后双方以和解告终,但人们相信,思科已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东西。

  跨国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来挤压中国企业,从而达到自己目的,这在西门子恶意注册海信公司商标Hisense一案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1999年1月,海信参加了在德国科隆召开的中国机电商会主办的中国家电展。其后不到1个月,西门子旗下子公司博世-西门子集团公司在德国注册了“HiSense”商标,该商标和海信的“Hisense”极其相似,细微差别仅在其中“S”字母的大小写不同。就在西门子注册“HiSense”商标的前不久,1999年1月5日,“Hisense”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3年,海信在德国参加柏林IFA展(欧洲最高级别的电子消费产品展)时,西门子向海信出具了“不准在IFA展上使用‘Hisense’商标”的律师函。使用该商标达10年之久的海信感到不可理解,因为在这种原创性商标上发生如此相近的雷同的概率几近为零,因此这肯定是一种恶意注册行为。

  虽然愤怒,但西门子在欧洲抢先注册“HiSense”商标却是不争的事实。海信只有选择谈判。在最初的谈判中,西门子向海信方面提出了4千万欧元(约合4亿元人民币)的转让价。

  2004年9月9日,通过向外界彻底披露了自己和西门子长达5年的商标之争,海信不仅赢得了中国市场的同情,更激起了中国媒体对西门子的不满。意欲更深层次介入中国市场的西门子感受到了来自各界的压力,因此,两公司最终达成了和解。同样,西门子在和解中达到了自己当初的目的。

  灰色生存状态

  2004年,跨国企业在中国有两件事促使人们把眼光投向了外资的灰色生存状态。

  一件是北京市政府的软件采购风波。2004年11月17日,北京市政府采购官方网站发布了采购结果公告,微软的产品代理商北京晨拓联达科贸有限责任公司以场地成交价2925万元独揽“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办公套件正版软件”分包项目,国产操作系统厂商均没有入围。办公软件中,虽有本土厂商金山、共创开源和中文2000中标,但该公告只是注明了这三家中标产品的单套价格,而没有注明中标套数。实际上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购买国产软件已无必要。

  这让所有本土软件厂商感到震惊。连国家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纷纷向北京市政府采购发难。

  在各方的关注下和压力下,北京市政府最后将微软的订单拿掉了,与本土的软件厂商签订了秘密采购协议,但最后微软还是以“商务谈判”形式获得最终订单。北京政府软件采购事件,在遮遮掩掩中爆发,又在遮遮掩掩中告一段落,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本应该公开竞标为什么要采取“一对一谈判”方式进行?为什么根本不具备参与政府采购资格的微软能赢得大单?2001年在北京市政府软件采购中微软出局。三年来微软到底做了什么工作,今番卷土重来就夺得头魁?是缘于其开发的软件产品,还是另有隐情?这一切都像这次采购一样,遮遮掩掩。

  另外一件是朗讯公司“贿赂门”事件。2004年,朗讯公司依据《反海外腐败法》对23个朗讯海外公司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发现朗讯中国公司在中国的运营过程中存在为获取商业利益而向政府官员行贿等行为,并认为公司对此疏于管理。朗讯科技宣布解雇中国区的四名高管人员,其中包括了朗讯(中国)的最高长官董事长兼总裁戚道协、首席运营官关赫德、市场部主管以及一名财务经理。早在2003年9月20日的年报中,朗讯就指出公司已经察觉到海外分支出现了涉嫌违反《反海外腐败法》的行为,于是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委员会对全球的23家海外分公司进行审计,而调查的结果是,朗讯(中国)涉嫌违反了《反海外腐败法》。

  事实上,朗讯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早在朗讯之前,已有沃尔玛身涉腐败了。2003年12月,云南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原党组书记、厅长彭木裕因涉嫌受贿、挪用公款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彭在审批昆明沃尔玛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项目时,默认其妻收受了该公司董事邹丽佳价值约10万元人民币的“礼物”。邹事后承认,这是为了感谢彭在昆明引进沃尔玛过程中的“积极帮助”。

  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开始逐渐形成竞争,随着竞争加剧,跨国公司政府公关能力也不断提高,为争取更多生存空间,行贿不是新鲜事。

  不过比跨国公司向政府官员行贿更加令人担忧的则是,外商在开拓中国市场中与地方政府结盟,出台有利于外商的政策,或直接给予其垄断市场的权力,从而打击本土企业、损害民族产业。有报道说,外资在中国零售业的大规模扩张中有90%是违规的,也有人说在北京软件采购事件中,政府中有微软的利益代言人,但愿这一切都与外资企业的灰色生存空间无关。

  垄断隐忧

  国家工商总局历时近一年,对在华跨国公司的限制竞争行为进行了首次调查。结果显示,近10年来一些跨国公司凭借技术、品牌和规模等优势,逐渐显现垄断态势,许多国内企业遭到蚕食。在很多的行业,外企已经完成了布局。

  面对跨国企业的咄咄逼人的气势,有专家发出像二十多年前外资刚进入中国时一样的呼吁:外资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安全造成了现实和潜在的威胁;在利用资本运营并购我国企业后,将可能垄断或图谋垄断国内一些产业,并凭借其雄厚实力逐步占领较大的市场;在对我国产业尤其是战略性产业的控制,将使我国逐渐失去战略性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并有可能引发民族工业的生存危机 ;在影响力持续增强时,甚至将影响我国的舆论导向和社会价值观。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重视和很好的处理,往往会破坏正常的经济运行,对我国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

  部分外资行业占中国市场份额

  ●软件行业目前,国内操作系统软件市场、支撑软件(包括数据库软件、软件开发工具和介于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之间的中间件)产品市场基本由国外软件所垄断。

  ●感光材料行业柯达公司在华市场份额超过50%;富士公司超过25%;其它如柯尼卡公司等占8%-9%。目前,国内企业生产感光材料(胶卷)的只有乐凯一家,市场份额15%左右。

  ●电脑行业联想公司在商用PC、消费PC和笔记本电脑市场占有率较高。但在IA服务器:HP占25.2%;IBM占19.3%;DELL占14.4%;联想占12.9%。

  ●微软公司在中国操作系统市场占了大约95%的份额,Intel在中国CPU市场占据大约85%的份额,而思科在中国的集线器、转换器和路由器市场占据60%的份额。

  ●手机行业2002年,跨国公司手机市场份额为70%,其中摩托罗拉占26.8%;诺基亚占16.7%。

  ●照相机行业以上海市场为例,传统相机产品,奥林巴斯市场占有率为25%,美能达占20%,位居前列;数码相机市场,佳能占24%;索尼占22%;尼康占20%。

  ●轮胎行业目前,世界轮胎销售收入前十名的企业除德国大陆公司外,均在中国有合资或独资企业,有的还不止一家。市场竞争主要在米其林、普利斯通、固特异、佳通、锦湖等之间开展。

  ●软包装行业在中国,瑞典的利乐公司控制95%无菌软包装市场,伊利、光明、三元等国内乳业巨头都使用利乐的无菌灌装生产线及相应的包装材料。

  ●零售业截至2003年底,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有40多家在我国“抢滩”登陆。其中大型超市,外资控制面更高达80%以上,拥有绝对优势。

  ●饮料业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利用强大的资本优势,在国内设立20多家生产基地,仅用几年的时间就把其品牌完全根植到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脑海中,可口可乐饮料、浓缩液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0%,具有显性的垄断地位。




  国家标准频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文章注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的,版权均属于国家标准频道(本网站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与本网站签署相关授权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家标准频道”。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站注明 “来源:XXX(非国家标准频道)”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service@chinag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