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English
      热烈祝贺: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高端论坛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产业地图首发式于4月15日(校庆日)隆重举行!        国家标准委等部门最新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碳达峰碳中和中外标准数据库》即将上线!
2024 年 4 月
26
星期五
   
  
  
·多语言频道即将开通!
当前位置:首页 - > 热点新闻 -> 国内新闻
优质稻价格优势显现应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时间:2018/4/25 9:19:19 作者: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彭超 浏览次数:813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今年稻谷生产方面开局基本良好。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早稻生产进展相对比较顺利。截至4月16日,全国早稻育秧基本结束,已栽插52.4%,进度同比相当;育秧质量提高,秧苗长势较好。其中湖南早稻成苗率80%,比上年同期高10个百分点,一、二类苗比例92%、提高4个百分点。江西早稻烂种烂秧少、生长快,目前大部分地区秧苗已进入三叶期,长势健壮。东北地区各类生产经营主体也在积极备耕生产。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预计今年全国早稻面积比上年减少500多万亩。主要原因在于早稻比较收益较低。早稻最低收购价已经连续三年下调,目前已降至每50公斤120元。实际上,早稻种植比较效益降低的趋势早在2012年就已经出现。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中早籼稻的数据测算,如果计算家庭用工折价和自家土地折租,2011年每亩平均净利润为212.01元,之后每年都呈下降趋势,至2016年仅为1.94元。因此,部分经营主体将早稻种植面积退出,种植蔬菜、烤烟等经济作物。

    2018年稻谷价格将主要受到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的影响。自2016年开始,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不断调整,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分步骤、分品种下调了稻谷最低收购价。2018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调整为每百斤120元、126元和130元,比去年降低10元、10元和20元,比最高时的2015年降低15元、12元和25元。预计受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的影响,稻谷价格将会出现稳中略降的态势。

    而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的调整也会对稻谷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在稻谷三大品种中,粳稻库存量最高,去库存压力也最大。在2018年粳稻最低收购价下调幅度较大,稻谷下行趋势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国家及时调整拍卖策略,降低拍卖底价,其中2015年产粳稻为2600元/吨、2016年产粳稻为2700元/吨、2017年产粳稻为2800元/吨,分别较同期的最低收购价下降500元/吨、400元/吨,200元/吨。拍卖底价下调幅度超过了市场预期,且与当前市场粳稻收购价也存在较大的价差,因此各类竞拍主体都积极入市参与。

    尽管稻谷价格有所下降,但是国家将配套建立稻谷生产者的补贴机制,完善支持保护政策,尽量弥补种粮农民因价格下调带来的收入损失。近年来,我国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上能够保障水稻的旱涝保收,在目前的最低收购价政策之下,种植水稻仍然有一定的收益。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体系2017年对全国3782个种植水稻的农户调查,不计算家庭用工折价和自家土地折租,亩均收益为847.18元。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三个省水稻种植亩均收入为999.67元,同期东北地区对玉米和大豆实施了生产者补贴,就算是这种情况下,稻谷收益仍然比同期同区域的玉米高出73.4%、比大豆高出83.3%。降低最低收购价释放了明确的信号,最近两年部分地区“旱改水”推进井灌稻种植,需要因地制宜适时退出水稻种植,将土地改种其他重要农产品或者特色优势农产品,甚至结合国家规划,开展休耕、轮作。

    如果眼光放长远,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调整,实际上能够为稻谷的优质优价带来一定的空间。随着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普通稻价格有所下降,优质稻的价格优势开始显现。根据农业农村部稻米全产业链分析师团队对江西和黑龙江的调查,今年4月第3周江西黄华占稻谷到厂报价达到1.58元/斤,比同期普通中晚籼稻到厂价格高出20%以上;黑龙江长粒香稻谷到厂价报价达到1.70元/斤,比同期普通粳稻高出30%以上。

    未来稻谷生产经营主体应当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顺应国家质量兴农战略的要求,将稻谷生产经营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重视稻谷的品种品质,科学提高稻谷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尤其是北方稻谷主产区,应当调减井灌稻面积,重点关注品质优、口感好的粳稻品种,增加优质粳稻种植面积;南方稻谷主产区则可以因地制宜推广稻田养鱼(虾、蟹)等技术。同时,关注稻谷生产者补贴的实施,享受国家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国家标准频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文章注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的,版权均属于国家标准频道(本网站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与本网站签署相关授权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家标准频道”。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站注明 “来源:XXX(非国家标准频道)”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service@chinag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