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English
      热烈祝贺: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高端论坛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产业地图首发式于4月15日(校庆日)隆重举行!        国家标准委等部门最新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碳达峰碳中和中外标准数据库》即将上线!      中国行业标准题录索引数据库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综合资料索引数据库即将上线!
2024 年 5 月
7
星期二
   
  
  
·多语言频道即将开通!
当前位置:首页 - > 标准独家 -> 标准经纬
标准评论:网络黑药店,甚于贩毒
时间:2010/7/12 10:46:11 作者:清 浏览次数:2169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据《广州日报》11日消息,目前我国在销售药品的网店中,只有12家网上药店拥有合法经营资格,其余多为黑药店。据调查,多数网站打着科普旗号卖假药,一些慢性病如乙肝和红斑狼疮等疑难杂症,往往成为假药制造者瞄准的对象。

    为什么非法药店和假药在网上如此猖獗?特效、新品和低价是这些网店忽悠消费者的三大法宝。为了销售的名头,这些网店大多冒充知名康复中心、科研机构和医疗单位,但整个网店只卖药,不问诊。
  高血压?能治。一疗程降压,两疗程稳定,三疗程去根;冠心病?能治。吃仨月见好,吃半年能打篮球……但凡此类网店大都会以特效作为幌子骗消费者上钩,放眼望去,全是特许专利发明+名贵中草药。没听说过?没关系,第二招:这是国家级新药,新产品新上市。还不上当?X98元包治乙肝、红斑狼疮等疑难杂症,用“超低价”诱惑你。三板斧下来,很多人就被忽悠了。
  更要命的是,这些网店多以电话订购或在线订购的方式卖药,拒绝患者上门,这也使得很多人上当受骗后无从投诉。

    难怪老话说,“十个劫道的不如一个卖药的”。如此假药,治不了病还好,如果致了命,那可比贩毒还可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近七成假药是通过网购,流入消费者手中。而在我国,保守估计有上万家网店从事药品销售。一年多来,国家药监总局已经陆续曝光了200多家网上黑药店,但相对于1万多家这样一个庞大的基数,还只是杯水车薪。
    自7月1日起,《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行以来,“实名制”便成为“网上黑药店”的头疼难题。可是,制度如何落实便成为网友的疑问。目前,无论是乙肝、性病,还是其他遗传性的疾病,社会上客观上都存在着普遍性歧视。卖假药的,利用患者基于社会歧视而不敢声张的弱点,利用网络虚拟的特性,大肆欺骗患者。此现状如何治理?我们在反思的同时,不得不关注惩罚性的赔偿。目前,网络实行竞价排名,黑店在蒙骗消费者之后,对消费者的假药维权,即使失败了,最不利的后果也仅仅是退回药费。更何况,对网络药品侵害,医疗举证责任倒置的缺失,患者又该像谁投诉?
    除了制度缺失,还有监管不力之责。我们可以假设,如果网络假药现象,被监管部门给予足够重视,对造假者给予足够沉重的惩罚,那么,假药还能在网络上如此肆无忌惮吗?除了市场监管,对网店的竞价排名,电信应该参与进来,加大搜索力度,发现一家屏蔽一家。同时,还要加强监管,防止被查封的黑网店“换个马甲”卷土重来。
    在此,国家标准频道提醒您,您上网买药,一定要看清网店是否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只要牵扯到医药,无论是药店,还是网店,都要有专业药师对药品把关,如果谁说,网上药店只准卖非处方药,那也值得怀疑。此外,切忌病急乱投医,便宜不一定就是好事。在政府治理网络药品的同时,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要捂紧口袋,谨防上当受骗。



  国家标准频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文章注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的,版权均属于国家标准频道(本网站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与本网站签署相关授权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家标准频道”。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站注明 “来源:XXX(非国家标准频道)”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service@chinag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