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华时报》
看到此,不禁想问,那些含辛茹苦、用一分一毛积攒供孩子念大学的父母们,对此不知是何种想法。大学生,曾经的“香饽饽”,如今沦落到了竟然容忍“零月薪”的地步!
困境之下 价值标准颠覆的“心痛”
企业发展,谈效益;人的发展,谈价值。现时代的大学生,你的价值如何体现?难道就是这个“零”?
目前,社会成员的地位身份界限,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更取决于个人专业能力的优与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教育、文化和社会的再生产》一书中,提出了“教育是阶级再生产的机制”的论断。正如他所预料,现在,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颁发文凭的机构,更是社会中地位改变的重要机制。正因为如此,“零月薪”就意味着,大学生已经无法获得较为理想的职业地位。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零月薪”的趋向持续扩大,那将会对整个城市社会的稳定产生冲击和威胁。人数少或零星状态还不会引起社会注意,一旦人数积累到一定数量,他们将对城市社会稳定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冲击,甚至由此导致的“读书无用论”的蔓延,更是社会的倒退。
困境之下 标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二成大学毕业生能够容忍“零月薪”!真不知,该消息是在表达“大学生放低身段转变就业心态”的喜,还是凸显“社会就业危机下价值颠覆”的悲?无论哪样,从权利的角度解读,对“零月薪”的推崇都是无视《劳动法》,缺乏最起码法律常识的表现。
稍微懂点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劳动法》有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对政府而言,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际上就是保障劳动群体的劳动权,这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同理,劳动者用劳动获取报酬,权利理应保障。可是报告中接受“零月薪”的大学生比例提高,解读为“大学生求职心态更为现实”,长此以往,自我劳动价值该由谁赋予?社会困境之下,劳动、报酬、价值之社会标准,在无奈中,正被一点点的淡化。看着物价飞涨的家庭压力,真不知是庆幸还是悲哀。
对此,国际标准频道呼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社会压力的改善,只有真正将之视为劳动者,实现标准的社会贯彻,切实保障他们的权利,这样恐怕才是破解“零月薪”尴尬的正道。
国家标准频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文章注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的,版权均属于国家标准频道(本网站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与本网站签署相关授权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家标准频道”。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站注明 “来源:XXX(非国家标准频道)”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service@chinag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