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English
      热烈祝贺: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高端论坛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产业地图首发式于4月15日(校庆日)隆重举行!        国家标准委等部门最新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碳达峰碳中和中外标准数据库》即将上线!
2024 年 3 月
29
星期五
   
  
  
·多语言频道即将开通!
当前位置:首页 - > 标准独家 -> 标准经纬
标准观察:碳税,谨防“准排税”演变
时间:2010/6/1 8:39:02 作者:清 浏览次数:3213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仲夏之末,“低碳”之风再次袭入人们眼球中。5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抛出碳税专题报告,并在“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规定,2010年企业将开始缴纳碳税。至此,一石激起千层浪。

 

碳税标准:两种方案 仍有争议

目前,我国工业化生产,占据国民生产主导地位日益稳固。大部分工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依旧是高碳排放的最大“黑手”。

控制工业的低碳排放,由原先的行政指标管制,到如今碳税的市场化运作,无一不是“低碳”社会化进步:碳税将引发价格上升,促使消费减少,直接影响高耗能工业,避免企业盲目扩大产能。作为一种环境税,到底征收多少才更为合宜?对此,国内各界,对标准的观点达成一致。据了解,如果采用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大致有“201210/吨,2020年达到40/吨”,以及“2012年征收碳税税率为20/吨,2020年提高到50/吨,2030年再提高到100/吨”两种税率方案。选择何种方案,如同双刃之剑,碳税低了,难以起到推动企业积极革新的作用;碳税过高,许多企业的发展将大受到影响。

 

碳税征收:究竟谁来承担?

烈日炎炎,面对夏季资源消耗的高峰期,作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最为关键的制度建设,碳税渐行渐近。有网友不禁要问,消费者,是否也需承担碳税?

对此,方案制定的相关专家表示:碳税征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石化、煤炭等能源行业。当前我国能源依旧偏重煤炭、石油,即使到2020年,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依赖程度仍达到70%左右。因为这些行业高碳排放的密集度较大,凭借其对市场的较强控制力,碳税制度实施更为便捷、有效。但碳税的新增,企业成本的加大,对消费者的最终转嫁,无可避免。

 

标准观察:碳税,谨防“准排税”演变

目前,排污企业肆意排污之现象,很多地方仍普遍存在。以环境治理为名,企业利税的缴纳,从某种程度来说,仍是合法排污的“保护伞”。如今碳税的新增,为了地方财政的增加,不少地方官员可能会盲目引进,或设置污染企业,放弃对违法排污的有效监管。与此同时,部分地方政府还可能将碳税的已征收,作为放弃监管与处罚的挡箭牌,从而使碳税事实上异化为一种“准排税”。

此外,碳税设置的背后,低碳、节能减排的技术研发与推进刻不容缓。碳税,在调整地方经济结构的同时,更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让低碳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据统计,1990年至2009年全球公开的11 万余篇专利文献中,太阳能、先进交通工具、建筑和工业节能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文献量占总检索量的76%。我国在建筑、工业节能技术领域的申请量和授权量较多,占全球专利文献量的42%,但先进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偏少,仅占5%。低碳研发趋势已在,但中国研发的差距仍然巨大。比如,我们能制造世界上最先进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电池,但是制造这种光伏电池的设备,中国基本都依靠进口。其他方面,国家顶尖技术的实验室所使用的设备,也几乎百分之百依赖进口。这就等于是技术的源头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低碳减排,技术为先,碳排放低成本的技术研发及市场普及,才是低碳政策市场运行的最有效手段。

 

对此,国家标准频道认为,对于减少碳排放、促进环境保护来说,碳税是政府对企业排污更深层次的监管。政策制定的同时,要加强政策落实的有效监管,加大碳排放的处罚力度,强化并规范地方环保部门独立性与行为约束力,谨防碳税缴纳背后的“合法许可”,真正将碳税政策落到实处。



  国家标准频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文章注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的,版权均属于国家标准频道(本网站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与本网站签署相关授权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家标准频道”。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站注明 “来源:XXX(非国家标准频道)”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service@chinag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