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1世纪经济报道》6月2日报道,基于水价上涨的压力较大,近日,国家发改委就水价成本公开化改革召开座谈会。对此,自来水公司方面代表普遍赞同,而物价部门方面却纷纷反对,理由是“水价中有很大比例成本为不宜公开的成本”。
标准:不愿公开,乱相背后何种不轨?
这真是绝妙的心态对比:在公众视野里,自来水公司在商言商,食利自肥,不时侵扰公共利益,一定惮于公布成本;物价部门,作为政府管理之权重,一切以公共利益为重,维护百姓、社会之公共利益,可如今,一切都反了!对于水价成本,自来水公司愿意公开,而物价部门却持反对态度。
为何一个赞成一个反对?不能公开,不愿透明,必然会有乱相,乱相背后必有权力不轨魅影,这已经是公开的常识。水价成本,是水价涨跌价格制定的基础性依据。而水价成本的公开,是价格制定透明、公正的基础,一直是公众呼吁并期盼的。在水企和百姓难能可贵的想到一块的时候,物价部门却在中间插了一杠子,一句“不宜公开”,惹得各路媒体猜想连篇。
据了解,原因再简单不过,持赞同态度的自来水公司,希望通过水价成本的透明公开,让各方面了解自来水公司的具体困难,尽快理顺价格机制,解决自来水公司长期亏损的问题。据业内人士透露,长期以来,自来水公司承担了收费的职责,但收来的钱大部分是别人的,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强加给水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结果,收钱的人拿了钱,不仅包不住成本,还得替人挨骂,白白做了部分部门的替罪羊。对此,会议上,自来水公司代表披露:不应该附加在水价上的成本项目竟多达15项!而持反对意见的物价部门,“不宜公开”的实情是:本该政府承担的管网投资,转嫁到了水价中。再加上政府的不合理行政性收费,聚集一起,造成水价虚高,而自来水公司入不敷出。
标准:不愿公开,‘养水’还是‘养人’?
对此,媒体发出了“水价到底是‘养水’还是‘养人’”的疑问。这“人“,到底是谁呢?综其所述,国家标准频道认为无非有二,一是招商企业,二是公务人员!
对于招商企业,有熟知内幕的官员提出如此佐证:为致力于政绩工程,“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给本该按高水价征收的企业用水,按照居民用水价格征收,从而将成本转嫁给社会。”本该承担公益责任的政府,不仅仅将市政管网投资转嫁,更将企业水资源成本的优惠,让公众承担。
对于公务人员,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深圳市人大代表在6月1日的预算审计会议上,质疑在编人员700多名的深圳水务局1.3亿元支出费用。对此,水务局领导表示,人员支出增多不仅包括工资,还有体检费、企业年金、补充医保、住房公积金等各项支出。确实,以700人的编制,坐拥1.3亿元的人员支出,折合到每个人就是年均18.5万元,即使在薪资相对较高的深圳,如此收入也令人艳羡——深圳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不过46723元。
一方面是公众对水价上涨倍感不满,另一方面是自来水企业坚称“长期亏损”,面对水务局丰厚的福利待遇,对“水价‘养水’,还是‘养人’”的疑问,人们心里的纠结不禁茅塞顿开。经此座谈会,虽然水价成本尚未公开,但水价之中“有秘密”却是昭然若揭,无从遮掩,是谓“公开的秘密”。
对此,国家标准频道认为:俗话说的好,“没有公开,就没有真相;没有真相,就无法达成共识”,“见光死”往往都是阴暗秘事的最终结局。水价有秘密,不公开,从一定角度上损害了政府公信,违背了“透明施政”的施政诺言。公众,不反对增收税费,但讨厌不明不白的掏钱。一次也好,两次也罢,如果次数多了,当制度失信、政府失诚、管理失范成为社会常态,那整个社会信用环境和交易秩序将荡然无存,社会的和谐何在?由此推之,一些其他攸关公共利益的领域,之所以公共改革难以推进,皆是因为政府管理之故。该做的没有做,不该做的做了,政府如此作为,公共利益必然受损,与民争利,恶果难食!
国家标准频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文章注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的,版权均属于国家标准频道(本网站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与本网站签署相关授权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家标准频道”。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站注明 “来源:XXX(非国家标准频道)”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service@chinag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