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English
      热烈祝贺: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高端论坛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产业地图首发式于4月15日(校庆日)隆重举行!        国家标准委等部门最新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碳达峰碳中和中外标准数据库》即将上线!
2024 年 4 月
24
星期三
   
  
  
·多语言频道即将开通!
当前位置:首页 - > 标准案例
中国鞋企“走出去”受阻
时间:2012/6/13 9:21:17 作者:王惜纯 浏览次数:11058 文章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随着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升级,国际上针对我国鞋类的各种贸易壁垒时有发生。当前,鞋企原材料成本和用工成本持续高位运行,美元、欧元汇率持续走低,企业利润被不断压缩。与此同时,欧美市场不断提高技术壁垒,鞋类出口门槛被进一步抬升。

  目前,我国鞋类主要出口北美、欧洲、中东、非洲等市场,占据了全球产量的半壁江山,但由于受制于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中国鞋类产品出口的相关国外通报和退货屡见不鲜。对于制鞋行业来说,低碳环保已经渗透到上游原材料、中间生产商和下游零售企业整条供应链,直接影响相关企业的生死存亡。处于“微利”状态的制鞋加工企业开始向管理要利润,纷纷引入各种管理模式,如精细分解流水线上的每道工序,合理安排人员配比情况,从而减少因流程不畅造成原材料浪费的损失。

  作为倡导和实施生态标签最主要的地区之一,欧盟于1992年出台了生态标签体系,旨在进一步推动欧盟各类消费品的生产厂家提高生态保护,使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到使用,直至最后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不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危害。与其他国家的生态标识相比,欧盟的生态标签涵盖的范围更广,涉及鞋类等19类产品,而且对有害物质的限量更严格。该体系是目前世界上使用地域最为广泛的环保认证制度,在其所有成员国内都予以认可。

  有数据表明,在欧盟市场上,加贴生态标签的产品比同类普通商品在流通领域的价格高出20%~30%,但绝大部分欧盟消费者仍愿意购买前者。这一背景下,国内一些前瞻性的制鞋企业为保持其在产业链中的竞争地位,开始进行产品研发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例如很多鞋企都成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与此同时,更多的代工鞋企也逐渐摒弃“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观念,转而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面对欧盟不断提高的绿色门槛,中国鞋企该如何通过质量体系管理实现绿色产业链,降低市场开拓成本,实现产品合规性?

  TüV南德意志大中华集团(以下简称TüV)纺织品部总监吕燕梅介绍说:“近年来,国际上对鞋类产品涉及的人体健康与环境保护的绿色法规步步紧逼。中国鞋企由于不了解国外的环保法规,出口频频受阻,所以急需转变业务发展模式,例如可通过借助独立第三方机构的外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吕燕梅称,化学品限制清单(RSL)是一个复杂的汇总表,每种原材料基于它不同的物质属性,在国际上的受限项目和程度也大不相同。有些产品虽然在原材料阶段合格了,但经过复杂的加工程序,最终产品可能还是不合格。但这些变化都不是简单的肉眼可见,必须利用技术手段来不断提高产品的合规性。

  据介绍,目前,TüV已成功为来自意大利等国的知名鞋类品牌提供技术支持。成品鞋在经过该机构全面测试,包括欧盟(REACH)和美国的法规要求,全球主要大型零售商的受限物质清单要求和内里材料色牢度测试及工厂审查之后,可被授权在其产品上加贴该机构认证的环保标签。该标签能将产品的安全和性能清晰地呈现给国外的客户和消费者,从而有利于鞋企获得国际客户的认可。尤其对那些成长中的中小型企业而言,该机构提供的个性化“一站式”解决方案,可帮助其满足环保低碳的诉求,革新技术工艺,从而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TüV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该机构客户服务范围涉及鞋类、纺织品、消费品、汽车等众多领域。除了协助鞋企贯彻不断更新的欧盟生态标签标准外,该机构还可为其提供法规复合性测试,包括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REACH)和美国消费品安全改善法规要求(CPSIA),以及为鞋企量身定制针对欧美法规的鞋类环保标签。《中国质量报》



  国家标准频道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文章注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的,版权均属于国家标准频道(本网站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已经与本网站签署相关授权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家标准频道”。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站注明 “来源:XXX(非国家标准频道)” 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邮箱:service@chinagb.org